臨床創新研發中心(CIC)於2020年8月1日成立。
由蔡依珊主任與葉啓信數位轉型顧問主導的中心團隊,致力於成為智慧醫療創新研發的核心/整合平台,為台灣醫療產業做出貢獻。
願景目標為人人能AI、人人用AI、人人有AI
架構說明
隸屬於院長、副院長指導之下,並設有 臨床創新研發委員會 與 臨床創新諮詢委員會(外部) 作為決策與顧問支持。由 蔡依珊 主任,負責整體中心規劃、管理與推動。
中心內部分組
-
生醫數據群
-
專責處理醫療與臨床相關的數據資料。
-
包含病歷、影像、基因與數位病理等,並支援研究與AI分析。
-
-
資訊技術群
-
專注於資訊工程與技術支援。
-
提供系統建置、資料庫管理、軟體平台開發與AI模型訓練。
-
-
產學經理組
-
承接醫院與產業/學術界的合作事務。
-
包括產學合作、技轉推動、智慧財產保護與研究成果落地。
-
-
管考行政組
-
負責行政管理與流程規劃。
-
包含計畫管理、制度制定、使用者申請與資源配置的行政支援。
-
顧問團隊
-
葉啟信(數位轉型顧問):提供數位醫療與轉型策略建議。
-
歐凰姿(醫療經濟顧問):協助醫療經濟評估與效益分析。
-
蘇佩芳(數據統計顧問):專長於統計方法與資料科學應用。
-
楊岱樟(醫療資料顧問):提供醫療大數據分析與資料應用專業。
臨床創新研發中心的組織架構整合了 數據處理、資訊技術、產學合作、行政管理 四大面向,並由多元顧問團隊(數位轉型、醫療經濟、統計、醫療資料)提供專業指導,確保臨床研究與創新落地推進。
服務項目

A. 資料申請
提供臨床與研究所需的多類型資料申請服務:
-
數位病理:數位化後的病理切片影像。
-
影像 (X-ray/CT/MRI/US):各種醫學影像數據。
-
基因:基因檢測或序列資料。
-
病歷:電子病歷或相關病人資料。
B. 平台使用
提供多種AI與數據平台,支援研究與臨床應用:
-
DeepQ:影像資料的深度學習分析平台。
-
QOCA AIM:針對數值型與影像資料的機器學習分析平台。
-
ALOVAS (數位病理):數位病理平台,功能包括:
-
肝臟病理分析
-
病理切片影像分析
-
定量分析服務
-
-
iXentric:影像標註與影像組學平台。
-
AIFS (AIAA+及再訓練):AI模型再訓練與學習平台。
C. 專業諮詢
專家團隊提供技術與研究上的專業協助:
-
生醫工程師:醫療器材與影像系統相關工程支援。
-
資料科學家:數據分析與AI建模的專業建議。
-
資訊工程師:系統建置、軟體開發與技術問題解決。
D. 媒合平台
串聯院內外資源,推動產學合作:
-
校院合作:
-
研究主題媒合會
-
院內科部媒合推廣
-
技術經驗交流分享
-
專家講座
-
-
產學合作:
-
產業交流、廠商提案媒合
-
國內外合作鏈結
-
合約文件(產學/MOU/NDA)
-
智財維護
-
成果推廣
-
E. 智財門診
協助知識產權與研究成果轉化:
-
技轉中心/前瞻中心:由專責主任與顧問支援。
-
專利師顧問:提供專利、智慧財產相關諮詢。
F. 其他服務
補充性支援,協助研究落地與資源取得:
-
生物樣本申請轉介 (院外):協助研究者取得所需樣本。
-
已開發完成模型上線落地申請:協助AI模型實際應用於臨床或系統。
管理機制建置(支援性服務)
提供使用者全流程的管理與指引:
-
使用者說明:協助研究人員了解流程與規範。
-
資料/平台申請及使用管理辦法:規範申請與使用流程。
-
加值服務(C~E)申請辦法:提供專業諮詢、媒合與智財的申請指引。
臨床創新研發中心提供從 資料取得 → 平台分析 → 專業諮詢 → 媒合合作 → 智財輔導 → 模型落地 的一條龍服務,幫助臨床醫師與研究者加速醫療AI與創新研究的發展。